號稱“尾單”“原單”實為高仿貨收集空瓶製作定製款罐裝款
低價“名牌”真的靠譜嗎
● “低買高賣”、以“尾單”“原單”為噱頭、使用假商標、謊稱代工廠直銷是一些直播間售賣偽奢侈品的常見做法
● 有商家收集一線大牌化妝品的空瓶子,再把這些空瓶子賣給化妝品製造商,製造商根據產品真實度分類,分別製作出1:1定製款、罐裝款、全仿款等品類
● 有一些生產商用“假洋牌”糊弄消費者,還有一些生產商直接打亂原品牌商標中的字母順序作為產品商標,從而“碰瓷大牌”
李琪是北京某高校一名大三學生,在她宿舍的桌子上擺滿了一線大牌化妝品:SK-II神仙水、雅詩蘭黛小棕瓶、萊珀妮魚子醬反重力精華、蘭蔻菁純系列化妝品……這些“寶貝”都是她在某直播間搶購來的“撤櫃”產品,價格比原價的一折還要低。
“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李琪説。
近年來,包含“撤櫃”“剪標”“尾單”“原單”等標識的商品充斥傳統電商平台和直播平台,部分消費者對於購買這些商品樂此不疲。
但《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發現,這些商品大多是商家打着噱頭售賣的高仿貨,商標和包裝幾乎一樣,價格低廉。除此以外,還有的商家通過洋包裝進行虛假宣傳,或者打亂商標中的字母順序“碰瓷大牌”。
以原單尾單為口號
實則售賣仿製產品
趙歡目前在北京工作,她在關注某短視頻直播平台一高端女裝直播間後,用了不到15分鐘時間就買了“香奈兒”“MaxMara”等牌子的3件衣服,花了不到500元。可是等她收到貨後,才發現自己“被坑”了。
“一件外套掉色,一條褲子沒穿兩天就起球了,真是便宜沒好貨。”趙歡吐槽説,“沒忍住誘惑,主播一直在強調是大牌剪標款。”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短視頻直播平台將“一折售賣香奶奶”“大牌工廠直銷”等作為宣傳口號的直播間比比皆是。例如,某直播間一款官網售價1260元的“綠水鬼”女表秒殺價只需20元。此外,在一些傳統電商平台,也存在眾多售賣“剪標”“原單”商品的店鋪,價格低廉。例如,海瀾之家官網售價1799元的大衣,在某店鋪以“剪標”的形式只售199元。
有業內人士稱,“剪標款”“原單”確實存在,有些品牌會找代工廠生產產品,並簽訂相關協議不准許將本產品以其他渠道售賣,但總會有一些瑕疵品或者多出原定需求數量的產品,工廠為了清理庫存便會以“剪標”的形式賣出。
不過,這些“剪標”“原單”商品很難被買到,“專櫃同款”“代工廠直銷”“原單進口”這些詞的背後往往代表的是“高仿”“A貨”,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
2020年8月,江蘇省常熟市市場管理局揭露直播間“超低價”售賣奢侈品的問題,主播會將鏡頭對準假冒的蘭蔻、阿瑪尼等商標,表示是“大牌正品,支持驗貨”,但執法人員在商家進貨記錄裏發現,安德瑪、adidas、NIKE、PUMA等品牌商品進價僅15元。
“低買高賣”、以“尾單”“原單”為噱頭、使用假商標、謊稱代工廠直銷是一些直播間售賣偽奢侈品的常見做法。
從事外貿生意的Ady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國際大牌大多不會讓一個代工廠生產出完整的商品,而是把零部件分散在各個工廠生產。並且,我國根本沒有香奈兒、古馳、路易威登這些一線大牌的代工廠。”
對此,北京己任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克峯説,商家售賣謊稱“原單”“撤櫃”實為高仿的產品,違反了我國商標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
趙克峯具體分析,一方面,商家以“原單”“尾單”等作為宣傳口號,勢必會在產品宣傳上使用“真大牌”的商標標誌,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此種行為系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構成商標侵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侵權責任;另一方面,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將偽大牌宣傳為真大牌售賣,顯然構成虛假宣傳,應當由監督監察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若銷售金額較大,商家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需承擔刑事責任。”趙克峯説。
·凡註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