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劃定排放“紅線”守護椰城“氣質”
海口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源監督
當前,海口多個重點項目進入實質性開工建設階段,面對一邊是如火如荼的施工場景,一邊是空氣質量優良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推進非道路移動源監督成為保障項目建設和空氣質量改善同步推進的必要手段,為守護椰城湛藍的天空加上了一道堅固的保險鎖。
加大污染源監管
“加大油門,再加……檢測合格,可以通行了。”日前,在海口中央公園(EPC)項目工地,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支隊,以及第三方檢測單位的工作人員手持檢測儀器,對工地上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實施排氣檢查。
在檢查過程中,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督促建築工地做好非道路移動機械的進出場登記工作,切實解決因機械尾氣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有效杜絕違規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現象,確保在用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達標。
隨着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各種作業機械逐漸增加,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成為大氣移動源污染物控制的重中之重。對此,海口堅持兩手抓,一方面提高排放標準創新管理機制,一方面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為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探索“海口模式”。
首先是劃定排放“紅線”,海口印發的《關於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的通告》明確提出,劃定範圍內的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煙度應滿足相應排放階段的限值標準。
“最直觀的判斷標準是,排放不能有可見煙。”海口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管理人員黃雅透露,《通告》是對全市範圍內所有不符合排放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説“不”,“海口將在‘紅線’範圍內加大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常態化執法檢查,主動出擊嚴防不合格非道路移動機械的使用,為打贏藍天保衞戰以及柴油車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基礎。”
發放5206張“環保牌照”
在海口,每台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都擁有唯一的環保號碼(包括環保標牌與信息採集卡)。環保標牌像機動車“牌照”,環保信息採集卡記錄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登記信息,好比機動車的“行駛證”,必須隨車攜帶。
“非道路移動機械所有者、使用者可通過服務辦事窗口、網上監管平台、手機APP、現場填報等方式進行機械備案。檢測合格發放許可後,方可正常施工作業。”黃雅告訴記者,全市加大檢查力度,重點督促建築工地施工單位等主動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提升全市登記量,加強執法嚴禁高污染設備在禁排區使用。
截至目前,海口累計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備案登記5206台,對完成信息登記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發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排放階段標牌和信息採集卡,實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監管全覆蓋,為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提供經驗和基礎。
為確保現有使用車輛達標排放,海口在城區部分路段設置固定遙感抓拍裝置,將“冒黑煙”車輛信息上傳至省級監控平台。進入城區路段,常態化開展路檢路查,並聯合公安交警部門隨機安排部署移動遙感監測車。多措並舉,嚴控移動源污染排放,確保海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持續保持良好。
·凡註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